全自动振板酶标仪是一种集自动化操作与振板功能于一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专用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及科研实验等领域。该仪器通过酶标反应原理,利用光学检测技术测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其核心部件包括样品加样系统、反应孔板(通常为96孔或384孔板)、酶标反应系统、光学检测系统(含光源、滤光片、探测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模块)。全自动振板酶标仪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样品加样、反应、洗涤和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显著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振板功能通过高速、中速、低速三档可调的振荡模式,结合0-3600秒的时间设定,确保反应液充分混合,提升检测灵敏度。
1、光学系统
核心功能:负责检测微孔板中样品的吸光度(OD值),是仪器的核心部件。
组成部分:
光源:高亮度卤钨灯或LED光源,提供稳定光照。
单色器:光栅型单色器或滤光片组,用于选择特定波长(如405nm、450nm、492nm等)。
光路系统:垂直照射设计,减少光散射,确保光线精准通过微孔板。
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要求高灵敏度和低噪声。
2、机械系统
核心功能:实现微孔板的自动传输、定位及振板操作。
组成部分:
传动机构:X/Y双轴驱动电机,控制微孔板在光束下的精确移动。
振板模块:可调速度和时间的振动装置,用于混匀反应液,提升检测准确性。
板位识别系统:支持标准96孔板或其他类型酶标板(如平底、U型、V型孔)。
3、电子系统
核心功能:数据采集、处理与存储。
组成部分:
嵌入式处理器:内置微处理器,无需外接电脑即可完成数据计算与存储。
信号放大与转换: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ADC)等电路,确保信号准确性。
精度指标:分辨率达0.001A(显示)或0.0001A(内部计算),误差≤±0.005A。
4、软件系统
核心功能:实验流程控制、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
组成部分:
操作界面:可视化布板,支持中文界面与鼠标/键盘操作。
测量模式:单波长/双波长检测、动力学法、Cut-Off定性计算等。
数据处理:吸光度计算、标准曲线拟合、质控规则(如Westguard多规则)。
报告输出:支持打印、Excel导出及定制化报告格式。
5、自动化处理模块
核心功能: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组成部分:
样品分配系统:自动加样、混合与分配,支持多样本类型(血清、尿液等)。
洗板系统:机械臂配合洗液循环,避免交叉污染。
孵育系统:温控加热源与传感器,支持多段温度与时间设置。
条码识别系统:扫描酶标板条码,自动匹配实验程序。
6、其他附属部件
温控模块:加热板或孵育箱,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温度控制(4°C~40°C)。
试剂储存系统:集成试剂瓶与计量泵,支持自动化加液。
安全保护装置:溢流管、紧急停机按钮等,防止操作失误。